兆瓦級浮空風電系統

近日,世界首臺兆瓦級浮空風電系統(S1500型)在新疆哈密淖毛湖基地成功試飛。與傳統高塔風機不同,這座系統將發電裝置搭載于懸浮在1500米高空的飛艇平臺上,通過捕捉高空穩定強勁的風能,實現單機1兆瓦級別的發電能力,開創了高空風能利用的新路徑。
其核心原理在于“高空系留發電”:氦氣飛艇作為懸浮載體,通過高性能系留纜與地面錨泊裝置連接。系統自主升降至預定高度后,利用高空持續性強風驅動艇載風力發電機,所產生的電能再經由系留纜中內置的動力傳輸單元輸送至地面電網。這一設計突破了傳統風電的“高度瓶頸”,尤其適用于深遠海、復雜山地等傳統風機難以覆蓋的場景,為全球清潔能源開發拓展了全新維度。
在這一系統突破常規的背后,一項看似基礎卻極為關鍵的部件支撐著整體運行——那根連接飛艇與地面、長達兩公里的系留動力纜。這根電纜承擔著將1兆瓦功率從1500米高空安全、穩定傳輸至地面的核心任務,其技術難度遠超常規線纜:整根長度2公里中間不允許有任何接頭;必須在承受自身重力和復雜環境拉力的同時,將重量控制在最低限度;還需在高壓直流輸電條件下保持長期可靠運行。
項目采用的正是由遠東電纜研發的專用系留纜,這也是線纜行業首次在該領域中應用的產品。該電纜采用2根10kV直流電纜復合設計,通過獨創的高強度支撐結構與輕量化導體方案,在確保電力傳輸性能的前提下,將每米重量成功控制在0.21公斤,整纜重量較常規方案降低超30%。這種“既要強度又要輕量化”的平衡,恰恰體現了高端智造的真正內涵——不是簡單的材料堆砌,而是基于深度應用場景的精準創新。
遠東長期將研發資源錨定國家戰略與產業前沿的交匯點。在此次世界首創的兆瓦級浮空風電系統中,其成功配套的系留纜,不僅是線纜行業在該領域的首次成功應用,更是將解決極端工程難題的技術積累,直接轉化為驅動全球前沿項目落地的“新質生產力”。
上篇:
下篇: